2月8日晚間,忙碌了一整年的城市在除夕前夜靜謐下來。山東高速數據中心燈火通明,4名值班人員正分頭切換不同的數據平臺,查看不斷刷新的數據參數。這里是我省高速公路的“路網數據中心”,可以說,行駛在省內8000多公里公路上的每一輛車都和這個中心有關聯。
丁云龍是威海人,這是他在數據中心值班的第四個春節。大部分人臨近除夕才驅車往老家趕,丁云龍和同事們的春運保障在1月中旬就開始了。“我們這個數據中心由一個數據機房六個配套房間組成,用電、消防、空調、用水等配套管網都是按照‘用一備一’甚至‘用一備二’建設的。”丁云龍一邊切換數據中心運維平臺,一邊告訴記者,春運啟動前兩周,數據中心就開展了設施設備全覆蓋式保養及巡查,確保所有設備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其中電力、網絡、消防等設施還是聘請第三方開展專業保養。
由于2月9日0時至17日24時高速路免費通行,除夕夜,公路交通迎來春節黃金周期間的首個出行高峰。春節期間,山東省境內天氣晴好,這會激發人們的出游熱情,高速路網的保障壓力也會隨之增加,數據中心運維團隊經歷過多次黃金周值班值守,經驗豐富,因此并不緊張。
21時,丁云龍與工程師拿起值班記錄表和手電筒,開始每3小時一次的設備巡檢。兩人逐一刷驗指紋,打開7間設備房,仔細檢查設備外觀和運行數據,將關鍵指標登記在值班表上。“設備巡檢都是固定動作,很枯燥,但數據中心的安全運維與全省高速安全運行息息相關,每名運維人員都不敢掉以輕心。”丁云龍說。
“不管監測數據平臺運行還是實地巡查,值班巡查小組主要負責發現問題,不管哪個設備房出現故障,都會立即切換另一條線路,保障路網運行不受影響。接著,我們會開展故障維修,小問題系統可以自行修復,較大的問題會轉交給距離最近的維修隊伍,離我們這個數據中心不到10公里就有一個24小時待命的搶修隊。”山東高速信息集團數據運營中心總經理梁銪辰告訴記者,該數據中心自2019年建成投用以來,已經安全運行了1175天。
事實上,以“路網數據中心”為樞紐,我省高速運維還離不開另外的“數據雙翼”——設備運維平臺和業務運維系統。前者對重點設備、網絡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出現故障實時告警;后者對全省公路數字化系統提供軟件支撐。數據顯示,15%的系統故障可以自動處置;15%的系統故障可由遠程運維中心遠程處置;余下70%無法遠程解決的系統故障會形成工單,推送至到現場維護班組,對故障工單進行系統化管控,確保發生故障時現場班組5分鐘內響應,30分鐘到達現場處置。
多年來,山東高速信息集團研發服務中心總經理徐明禮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的習慣,春運期間,筆記本電腦幾乎片刻不離身。“我們中心為省內公路信息化系統提供軟件支撐,軟件問題必須在30分鐘內處理完成。”徐明禮告訴記者,路網管理智慧大腦通過監測路網數據,可及時發現擁堵、事故等特殊事件,提早開展應對,保障通行;智慧出行小程序為出行群眾提供路況、服務區、收費站等實用信息,還支持司機開展路況上報,遇到車輛故障則可以“一鍵救援”。
萬家燈火團圓時,公路保障人員的堅守仍在繼續……
文章轉載自《濟南日報》權威發布